快手成人版app下载_快手成人污_快手成人黄短视频短片_快手成年黄短在线观看

選擇搜索項

天南地北鴨味飄香

信息來源:中國食品報     發(fā)布日期:2020-09-01 14:06:53    閱讀:0

秋風起,貼秋膘。眼下正是鴨肉肥美的時節(jié),鴨肉性涼,去火降燥,非常適合秋季食用。而要說食鴨,在我國可謂歷史久遠。早在3000多年前,中國人就已將鴨子馴化為家禽。公元6世紀的北魏,鴨子已經(jīng)成為廚師案板上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北宋時,汴梁城內(nèi)的飯館已經(jīng)有以鴨子為原材料的菜品。明清時期的江南地區(qū),食鴨之風日盛。到了今天,鴨肉種類與吃法更為豐富,涌現(xiàn)出北京烤鴨、南京鹽水鴨、泉州姜母鴨、廣西檸檬鴨……

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吃鴨方法,也有不同的選鴨標準。在北方,鴨肴多選用北京鴨,這種鴨胸肌發(fā)達,皮脂最為肥厚,不僅適合熏烤(如北京烤鴨),而且臘制效果極佳(各種板鴨也多用北京鴨)。在南方,則多用綠頭鴨馴化出來的品種———麻鴨,麻鴨肌肉主要集中于軀干后半段和腿,更適合剁成塊炒或整只燉煮。而在閩臺和兩廣地區(qū),番鴨才是主角(如福建姜母鴨)。

看似是吃一只鴨,做法好像也沒有太大差別,但味道卻大不相同……五味調(diào)和在一只鴨的身上,不得不佩服國人的智慧。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當之無愧的中國美食代表之一,國際上更是名氣十足。

北京烤鴨誕生于明朝,但它的做法已與唐代燒鴨有很大區(qū)別。雖說名字是北京烤鴨,但它起源于明初的都城南京。正如今天的南京人愛吃鴨一樣,明代南京人也對鴨子情有獨鐘。南京的明宮御廚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制作菜肴,為了增加鴨菜的風味,廚師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被取名為“金陵烤鴨”。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吃鴨的愛好也跟隨北遷,烤鴨技術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到了清代,逐漸形成了燜爐烤鴨和掛爐烤鴨兩種烤鴨流派。燜爐烤鴨烤制時不見明火,秫秸稈、去穗的高粱稈是傳統(tǒng)燜爐烤鴨的燃料,它們?nèi)紵?,有利于保持溫度,烤鴨入爐前,爐子要預熱5個小時,溫度達到200攝氏度,鴨子在爐內(nèi)受到磚壁產(chǎn)生的均勻熱力燜香烤熟。

明嘉靖年間,一家名為“便宜坊”的烤鴨店在北京米市胡同開業(yè),專門制作燜爐烤鴨,這家店也成為北京第一家烤鴨店,但打的可不是北京烤鴨的旗號,而是在幌子上標明“金陵烤鴨”。爐火是決定烤鴨色香味的第一步,燜爐與掛爐的區(qū)別也在于此。

清同治年間,楊全仁將燜爐改為掛爐,掛爐烤鴨店的代表全聚德開業(yè)。掛爐烤鴨的烤爐與燜爐烤鴨的有區(qū)別,掛爐烤鴨的烤爐是敞口的,烤鴨可以隨進隨出,果木明火烤制,烤出來的皮也更干一些。

吃烤鴨是北京人待客的禮儀,北京烤鴨皮薄肉嫩,鴨胸皮蘸白糖,鴨脯肉卷餅,正宗的吃法是四片肉為一卷,先蘸甜面醬,再往里放蔥絲,疊上1/3,順著一個方向卷一圈半。卷餅也是一門技巧,底下是平的,底部“不過寸”,餅的光面朝著客人,麻面朝著自己,大概兩口左右吃完一卷。鴨子其余部分也不浪費,著名散文家梁實秋有言:“鴨油可以蒸蛋羹,鴨架可以熬白湯,也可以煮湯打鹵?!?/span>

孔府神仙鴨

自北京向東南400公里,便是齊魯大地。作為北方菜系的代表,魯菜中也有鴨子,那就是孔府菜中的神仙鴨。神仙鴨相傳起源于明代,始創(chuàng)于孔子七十四代孫孔繁坡。相傳,孔繁坡特別愛吃鴨,在山西同州任知州時,一次大病讓他食欲大減,家人到處尋覓民間大廚,偶然聽聞一個鴨販能“生蒸全鴨驚四座”,就趕緊把他請來。這位鴨販把帶來的母雛鴨宰殺并出骨,經(jīng)水焯、腌漬、煮煨,裝碗上湯加蓋入籠,燃香來記時蒸制。出籠后,鴨子肉質(zhì)酥爛,香氣濃郁,讓孔繁坡垂涎欲滴,說“(點上香)此乃神仙賜來之氣!”食罷更加贊賞,遂命名“神仙鴨”。這道菜因寓意深刻傳至孔府,后來與煨海參、酥鍋、海藻丸子一并成為孔府宴“四大件文化”。

南京鹽水鴨

繼續(xù)向南,便到了中國最愛吃鴨的城市———南京。據(jù)說南京人一年要吃掉一億只鴨,而鹽水鴨是南京人生活中的常備菜。一盆鹽、一碗花椒、一碟大料,雖然制作鹽水鴨的調(diào)料不只有鹽,但也非常簡單。與一般炒菜不同,制作鹽水鴨的鹽要用熟鹽,所以要先炒鹽,而且是小火快炒,火大了會炒煳。鹽水鴨用海鹽,海鹽是有棱角的,炒鹽要一直炒到棱角被磨平,散落下來的鹽末如同白毛一樣附在鍋上才算炒好。炒好后,將鹽均勻搓在鴨子的每一寸皮膚上,肉厚的地方還需要多搓幾次,搓完再腌制兩三個小時,再放到老鹵水中鹵制兩三個小時。鹽水鴨的老鹵是決定口味的關鍵,一般都是餐館里絕對的機密。

從鹵水中拿出再次晾曬鴨坯,又是幾小時的時間。經(jīng)過腌、鹵、晾,在鴨的腹腔中放入蔥、姜、八角,再放到開水中煮。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名貴材料,但吃到嘴里咸香四溢,讓人愛不釋口。

蘇滬八寶鴨

距離南京兩百多公里開外的蘇州和上海,則盛行另一種鴨子———八寶鴨。八寶鴨既是漢族傳統(tǒng)名肴,又是清宮名菜。據(jù)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時的《江南節(jié)次照常膳底檔》記載,“糯米八寶鴨”是當時蘇州地區(qū)最著名的傳統(tǒng)名菜,清《調(diào)鼎集》和《桐橋倚棹錄》都記載了“八寶鴨”一菜及其制法。

八寶鴨的制作過程極為繁復,在鴨脖子上開一小口,把氣管、食管捋出來,捋出頸骨之后剪斷,剃掉鎖骨之后,剃掉胸腔骨,將鴨翅膀的筋肉骨慢慢分開,用小刀將背骨連接處斷開,隨后要剔好洗凈,碼味加點鹽、胡椒粉、花椒、料酒、姜片和蔥,攪拌均勻,腌制半小時,糯米、青豆、栗子、蓮子、紅棗、玉米、臘肉、香菇等切成豌豆大的丁,汆水,放入胡椒粉、少許白糖、鹽、幾滴花椒油攪拌均勻,再把八寶料灌入鴨腹,用針固定鴨頭,麻繩綁在鴨身上,鴨子成葫蘆形狀,再放入水中煮,定型上色,撈起后入蒸箱蒸制一個半小時。從蒸箱中拿出來還不算完,還要在鴨皮上戳幾下,澆上熱油。經(jīng)過這樣復雜的工序后,一道八寶鴨才算制成。棕紅色的鴨子引得食客食欲大增,鴨肉酥爛,腴香濃溢,汁濃味鮮。如此復雜的工藝,充分體現(xiàn)了蘇滬地區(qū)“食不厭精”的特色。八寶鴨又叫八寶葫蘆鴨,既是說鴨形成葫蘆狀,也寓意“福祿”,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討了好口彩。

閩臺姜母鴨

再往南,在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的福建泉州,流行吃姜母鴨。據(jù)《中國藥譜》《漢方藥典》兩書所載,姜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后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

姜母鴨選用番鴨為原材料,先腌制,再將整只鴨和姜母(老姜)盛到陶土砂鍋中,把砂鍋埋入敞口鐵鍋里的沙堆中加熱,或者直接置于爐火上,在鍋中經(jīng)過煮、炸、燒、熏、煲、燜等烹制過程,吃前剪成小塊。

老姜除腥熱身,鴨肉滋陰降火,二者相輔相成,再經(jīng)過一系列繁復烹制,使姜母鴨不但香味誘人,更具備滋而不膩、溫而不燥的特效。閩臺一帶的人們格外喜愛在秋季進補姜母鴨。

江西蓮花血鴨

當我們把視線稍稍向西移動,會發(fā)現(xiàn)江西和湖南一帶也有各自的吃鴨方法。江西人愛吃蓮花血鴨,特別是萍鄉(xiāng)一帶。制作蓮花血鴨有個秘訣:將鴨血滴入本地糯米釀制的米酒,用筷子攪勻防止凝固,備用。鴨子剁成非常小的碎塊,這樣在吃的時候能把骨頭也吞掉;準備七八兩鮮紅辣椒。制作過程并不麻煩,用茶油翻炒鴨子,再倒入米酒、辣椒等調(diào)料,再加水燜,在起鍋前把鴨血倒入,迅速翻炒,讓鴨血充分腌在鴨肉上,即可出鍋。江西蓮花血鴨如今已成為江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可見江西人對它的喜愛有多深。

常德醬板鴨

在環(huán)洞庭湖的湖南常德流行吃醬板鴨,選用的鴨子也是洞庭湖區(qū)的湖鴨。常德醬板鴨的配料多選用中藥材:白果、桂圓、陳皮、良姜等30多種藥材。至于做法,前面的步驟也主要是洗凈、擦鹽、腌制,但多了一步,那就是撐板成型———這也是板鴨之“板”的由來。

將板鴨燒制后,浸入鹵水中鹵制兩個小時,鹵水由當?shù)靥禺a(chǎn)野山椒、野花椒和桂皮、八角、草果、香葉等30多種香料以及淮山、當歸、陳皮等中藥材相互調(diào)和而成。如此做成的醬板鴨,醬香濃郁,層次豐富,成為“湖南經(jīng)典,常德一絕”。

樂山甜皮鴨

在嗜辣的四川,鴨子卻不是辣的,而是甜的,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樂山甜皮鴨了。甜皮鴨本是從成都傳過來的油燙鴨,后來被精于美食的樂山人以本地土鴨為原料改良。

樂山人極愛甜皮鴨,30萬人口的中心城區(qū)里分布著百余家甜皮鴨店,每天賣出一萬多只鴨。樂山甜皮鴨選用河里散養(yǎng)的麻鴨,配以30多種香料和中草藥。在樂山,最講究的店甚至根據(jù)制作的不同季節(jié)、鴨子的老嫩和大小程度選用不同的調(diào)料,加上百年老鹵制鴨。

在鍋里放入鴨子時,還要記住先后順序,方便給鴨子“打調(diào)”(轉身),使之充分浸入湯汁。經(jīng)過金醬(冰糖等制成的湯汁)上色、油炸、上糖(麥芽糖、砂糖、白糖按比例混合)等工序,一只甜皮鴨就制成了。在售賣前,還要片64刀,片后再還原成鴨子原來的形狀。色澤棕紅,鮮香透亮,是甜皮鴨的最大特征,而且甜皮鴨的口味層次十分豐富,皮是甜的,肉是咸香的,形成一種口感上的差別。

廣西檸檬鴨

越過五嶺,來到廣西。在南寧,當?shù)亓餍谐詸幟束?。檸檬鴨屬于桂菜,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南寧的城市邊緣有一個叫界牌的小地界,因為在公路旁,常年做來往司機的飯食生意,慢慢發(fā)展,有了這道名菜。

檸檬鴨的主要配料是南寧特色小吃酸嘢、提香去腥的山黃皮、特別腌制的酸檸檬以及酸蕎頭、酸姜、酸辣椒。酸檸檬越陳越香,放上幾年甚至是十幾年,不會變質(zhì),香氣和味道反而更是濃郁。

檸檬鴨肉酸辣爽口,味濃而沖,第一口感覺強烈,第二口開始就不能停箸。鴨肉香脆有肉感,不軟不膩不臊,帶有特別的檸檬香氣。

(張鴻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