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咖啡迷們越來越不滿足于熱咖啡了,不論是包裝咖啡飲品亦或是家里自制,冰冰涼涼的咖啡逐漸吸引著人們的注意。但你是否知道,光冷卻后的咖啡就能細分出冷泡咖啡、冰滴咖啡、冰咖啡……再加上熱咖啡, 它們究竟有什么區(qū)別嗎?
先從咖啡講起。烘焙后的咖啡豆內(nèi)部是“蜂巢結(jié)構(gòu)”,咖啡的有效成分基本都附著在蜂巢空洞的內(nèi)壁。
我們喝的咖啡,都是經(jīng)過咖啡萃取過程。即水通過蜂巢空洞將有效成分萃取出。
咖啡萃取最好的效果是萃取出咖啡中的美味成分,而又能攔下苦味澀味的成分。
溫度和時間可以通過影響咖啡的氧化速率來改變咖啡的味道,即咖啡中油脂、酸和糖的分解速率。根據(jù)這個過程發(fā)生的速度,咖啡的香氣、味道和質(zhì)地都有很大的不同。這也就是不同的萃取方式可以產(chǎn)生不同品質(zhì)的咖啡的原因。
熱咖啡
通常我們喝的咖啡是高溫萃取的熱咖啡。
最常見的咖啡制作方法是利用92℃的熱水,在兩分多鐘的時間內(nèi)緩緩地、均勻地注入咖啡粉中。熱水進入咖啡粉的空隙,并將蘊含在其中的風(fēng)味萃取出來。
而高溫萃取會使咖啡當中的單寧酸分解成焦梧酸,產(chǎn)生苦澀感和酸味。
冰咖啡
冰咖啡即冰鎮(zhèn)咖啡,指用熱水快速萃取咖啡粉、然后加冰塊或急速降溫后的冷飲咖啡,故屬于熱萃取法。制作耗時約需2—3分鐘。
冰咖啡在口感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降噪、增厚、收斂,感官更敏銳、更容易識別。
冰咖啡的制作方法通常有兩種:外縮法和內(nèi)縮法。外縮法即將沖泡好的熱咖啡,裝入咖啡壺中,放入冰冷的水中冷卻,再放到冰箱冷藏;內(nèi)縮法即為在玻璃杯中加入碎冰,然后倒入煮好的熱咖啡,使其急速冷卻。不過,冰是會化的,所以在制作的時候特別要注意水粉比的問題。
冷泡咖啡
冷泡咖啡也稱冷釀咖啡。指用低于5℃的冷水長時間低溫浸泡咖啡粉,等待發(fā)酵,大約需要8—12小時,后將咖啡渣濾凈。
這種低溫萃取,在低溫中水與咖啡粉長時間接觸,只有分子較小的風(fēng)味物質(zhì),如花果香被萃取出來,分子偏大的風(fēng)味物質(zhì)如煙熏、焙烤味很難被萃取出來。因此,冷泡咖啡更能喝到咖啡豆本身的風(fēng)味,口感順滑、層次和回甘明顯。
這種方法在家里就可以不用借助專業(yè)的器具獲得類似冰釀的口感,非常簡單且容易操作。
冷泡咖啡的甜度、順滑度都會增加,酸度降低。
冷泡咖啡同時也是很棒的飲料基底,可以根據(jù)喜好調(diào)配出各式飲品,如冰釀拿鐵、冰釀蘇打。
冰滴咖啡
冰滴咖啡又名荷蘭式咖啡或者京都市咖啡,是采用冰塊自然化水、冰水混合物或者冷水一滴一滴,滴出來的咖啡,與冷泡咖啡的“水浸泡咖啡”不同。
冰滴咖啡由于溫度低,外力作用單一,勢必導(dǎo)致萃取時間的拉長,萃取過程大約在4—6個小時左右。
做好的冰滴咖啡還可以繼續(xù)在低溫環(huán)境下發(fā)酵,風(fēng)味更佳。
冷泡咖啡和冰滴咖啡都是用冷水萃取的咖啡,比起用熱水萃取的咖啡,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咖啡的風(fēng)味和香氣,同時柔化酸感與苦味。因為冷水沖泡的咖啡不容易氧化,也就能抑制酸澀味的出現(xiàn)(咖啡中的酸性脂肪不易被冷水溶解)。
同時,比起冷泡咖啡,冰滴咖啡的味道更加芳香,而且更加細膩且微妙。冷泡咖啡要比冰滴咖啡苦很多,甜度方面也大打折扣。
冰咖啡實際上仍然屬于高溫萃取,只不過是借助冰塊,將溫度很高的咖啡液進行了一番極速物理降溫而已。
如果要給3種冰咖啡做一個口味對比的話,那么冰滴咖啡強于冷泡咖啡,冷泡咖啡強于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