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成人版app下载_快手成人污_快手成人黄短视频短片_快手成年黄短在线观看

選擇搜索項

減糖風潮

信息來源:中國食品報     發(fā)布日期:2018-02-23 11:39:28    閱讀:0

攝入過多添加糖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已經(jīng)為越來越多人所知,在消費者不斷提升的健康需求和產業(yè)升級的大背景下,全球食品飲料行業(yè)正在掀起“減糖風潮”。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中國人均糖消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尚未養(yǎng)成高糖的飲食習慣和消費模式,但糖品類消費卻快速增長。201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指南,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的糖攝入量不超過總能量的5%(約25克),最高不超過10%(約50克)。如何在不挑戰(zhàn)甜味嗜好這一人類天性的前提下實現(xiàn)減糖并保持產品的持久競爭力?食企可以從開發(fā)新風味產品、加入天然甜味配料、使用天然甜味劑等方面提前開展研究,未雨綢繆。


各國擁抱低糖時代

糖是幸福的象征,甜蜜而美好。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表明,人體攝入糖之后,血液內葡萄糖含量上升,并且能促使大腦分泌一種幫助人們減輕對痛楚敏感的化學物質,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控制情緒。然而,糖的過度消費會引發(fā)一系列健康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調查了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后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于吸煙。這項調查表明,過度的糖分攝入,除了會引發(fā)肥胖之外,還會導致膽固醇紊亂和患脂肪肝,甚至引發(fā)頭痛、損害記憶、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加大中風風險等。2015年3月,WHO發(fā)布指南,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的糖攝入量為總能量的5%及以下,最多不能超過總攝入能量的10%。

25克糖聽起來挺多,不太容易超標。但實際上,500毫升裝的可樂里含糖64克,每喝掉一瓶,就相當于攝入了正常情況下2.56天的糖。除了糖果、巧克力、軟飲料這些顯而易見的含糖食品飲料,糖也“隱形”存在于其他食物中,包括調味醬、炒菜、水果蔬菜等,所以消費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每天究竟吃了多少糖。

在WHO這份指南的指導下,食品飲料生產商開始降低產品中糖的含量,全球范圍內都刮起了一陣減糖風潮,各國的衛(wèi)生組織都意識到了過多攝入糖給健康帶來的危害,紛紛加入減糖行列。其中,糖的消費大國中的美國、英國、歐盟各國、墨西哥、泰國等國家都以不同的形式開始減糖行動。


美國

美國2017年1月7日公布最新飲食指南,建議民眾減少甜食的攝入。同時,美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美國癌癥協(xié)會、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共同發(fā)起了一項叫做“少喝甜飲料,生活更甜美”的活動,包括紐約、華盛頓、洛杉磯在內的各大城市和不同機構、組織積極響應,多個州頒布了征收糖稅的法律。一些學校、公園、游樂場和健身房逐漸減少或移走了飲料自動販賣機。美國的食品企業(yè)為了迎合減糖趨勢,通過重新設計產品配方以降低糖含量、減少單份產品的規(guī)格、分量或熱量,積極開發(fā)一系列減糖、低糖甚至無糖食品。包括雀巢美國、費列羅、瑞士蓮和瑪氏公司在內的數(shù)家糖果公司聯(lián)合承諾,未來5年內銷售的至少一半以上的產品,單包裝熱量不會超過200卡。百事可樂于2016年10月宣布執(zhí)行史上最嚴格控糖計劃——到2025年,百事旗下2/3的354毫升裝的飲料熱量將控制在100卡以內。另一大軟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也于2017年6月16日開始陸續(xù)在全球上市“Coke No Sugar”無糖可樂,通過使用更健康的配方,擁抱無糖時代。


英國

2017年3月30日,英國公共衛(wèi)生部發(fā)表了“減糖20%”的公告。具體內容是,計劃將包括巧克力、糖果、冰淇淋、蛋糕、餅干、布丁、酸奶等9個品類在內的食品糖含量于當年8月前減少5%,2020年前減少20%。與此同時,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宣布,英國計劃于2018年4月開始針對含糖飲料征收“糖稅”,并采用階梯式征稅,1罐售價70便士的可口可樂將被征收8便士(約合人民幣0.67元)的糖稅。


歐盟

德國消費者協(xié)會數(shù)據(jù)顯示,德國市場上銷售的近60%的食品為高糖食品,同時在德國有750萬人患糖尿病,51%體重超標。法國人平均一天消耗70克糖,相當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攝入量的2.8倍。為了鼓勵人們健康飲食、解決肥胖問題,歐盟委員會于2012年6月開始禁止歐盟成員國在果汁中加糖。另外,比利時、法國、匈牙利、芬蘭、丹麥、羅馬尼亞等國家也對含糖食品飲料或垃圾食品進行了不同形式的征稅,或正在討論相關政策,來減少攝入量或者購買量。


墨西哥

據(jù)了解,墨西哥有高達500萬左右的人存在臨床肥胖問題,并且已經(jīng)超過美國位列全球第一。為此,墨西哥政府于2014年1月開始對含糖類飲料額外征收10%的糖稅。據(jù)調查,84%的墨西哥人對于政府的這一舉措表達了積極態(tài)度。


泰國

泰國人均糖攝入量在世界位居第9,每日糖攝入量超出世衛(wèi)組織建議的6倍之多。泰國改革委員會決議于2016年開始征收糖稅,含糖量在6%—10%飲料的零售價格提高20%,含糖量10%以上的價格提升25%,或將成為亞洲首個征收糖稅的國家。亞洲其他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有意跟進。


中國消費者也關心糖含量

減糖風潮的必行性,除了政府層面的立法和食品行業(yè)的相應舉措,也在于消費者的認識。我國人均攝入糖的總量在過去30年內增加了5倍,目前平均每人每日食糖53.7克,超過了WHO推薦的標準上限。隨著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我國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食品包裝標簽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根據(jù)歐睿咨詢的調查顯示,42%的中國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會留意標簽上的添加糖含量。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曉峰表示,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約為10%,且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發(fā)病人群呈現(xiàn)年輕化的趨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于2016年5月發(fā)布,其中對于糖的攝入量和WHO保持一致,即建議攝入量為25克以內。2017年4月27日,國家衛(wèi)計委、國家體育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lián)共同發(fā)布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要求全國縣(區(qū))深入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適量運動、控煙限酒和心理健康等4個專項行動。除了政府層面的推廣,中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根據(jù)全球飲料權威調研機構佳納地亞(Canadean)調查顯示,在中國有66%的消費者關心食品中的糖含量,低糖、減糖話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以及出于自身對市場發(fā)展走勢的預判,國內乳品企業(yè)如蒙牛、伊利、光明、味全等紛紛開始在含糖量比較高的產品中開展減糖行動,推出一系列低糖/減糖/無糖產品,突出健康、減法、簡單的特點。在其他用糖量較大的食品品類如飲料、糖果及口香糖、嬰兒食品、烘焙、巧克力糖果和零食等,“減糖”概念同樣在引入。根據(jù)英敏特GNPD數(shù)據(jù)庫2016年內用糖量較大的品類新品上市情況可以看出,飲料類產品在“低/減/無糖”這一宣稱的新品上市比例上遙遙領先,占比22%,其次為糖果及口香糖(13%)和嬰兒食品(5.4%)。


減糖的同時要滿足喜甜的需求

為了滿足低糖、減糖甚至是無糖的需求,食品飲料行業(yè)必然要尋找更健康的原料或是改進加工工藝,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勢必會導致成本的提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yè)的生產效率。

那么,食品飲料行業(yè)具體應該如何迎接這場來勢洶涌的減糖風潮呢?筆者認為,食企應該未雨綢繆。盡管食品飲料市場新產品迭代日新月異,但消費者對于食品飲料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難以被取悅,一個產品想要獲得一定的市場席位變得愈發(fā)困難。挑剔的消費者一方面希望食品營養(yǎng)健康,另一方面難以割舍對美味的執(zhí)念。通常人們總是把甜食和美味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如何使產品在不減少美味這一前提下實現(xiàn)減糖,才是產品提升、創(chuàng)新和保持持久競爭力的關鍵。在筆者看來,迎接減糖風潮可以有如下幾個方式。


風味轉移,采用無添加糖配方

甜味并不是人類唯一喜歡的味道。如果一個產品的獨特風味足夠吸引消費者,那么,擺脫“糖”的束縛并不是一件難事。在未來,消費者的口味也許將不再只注重甜味,市場上將出現(xiàn)更多元化的不同風味來轉移消費者對甜度的關注。例如德國去年3月上市的Simply Chai品牌有機茶,一改茶品類保持傳統(tǒng)風味的習慣,出人意料的添加了肉桂、丁香、豆蔻、胡椒等“咸香型”香料(占比29%),完全摒棄了甜味,呈現(xiàn)出獨具一格的口味特征。美國去年7月上市的Pillsbury高端純巧克力蛋糕粉,主打無糖,選料講究,將大眾視線從甜味轉移到口感飽滿、濃郁醇厚的可可味道,吸引了一眾北美地區(qū)的烘焙愛好者。


加入天然甜果汁或植物糖漿

如果獨特的風味依然不能抵消消費者對甜味的追求,在產品中加入自帶甜度的水果原汁是否可以滿足需求呢?英國Luscombe公司旗下的大馬士革玫瑰氣泡水于2015年入圍第十三屆世界飲料創(chuàng)新的“最佳成人飲料獎”。這個系列產品引入了歐洲流行的水果類風味,如葡萄、蔓越莓、藍莓、蘋果、梨子、香草、玫瑰、橙花、接骨木花等,不額外添加糖分,只以果汁自身的糖分為產品調配甜度,使產品名副其實的符合“天然”“低糖”。墨西哥去年7月上市的Grandma's Factory餅干,不添加蔗糖,而是引入有機龍舌蘭糖漿從而帶來清新適度的甜味,此外,這款餅干中也添加了燕麥和天然蔓越莓、李子果肉,使其具有獨特的口味和口感。


使用天然甜味劑

根據(jù)英敏特數(shù)據(jù)顯示,40%的中國消費者認可“我不介意為含有天然成分的食品飲料產品支付更多費用”。80%的被訪消費者表示會實現(xiàn)“擁有更健康飲食習慣”的目標。追求天然、崇尚健康的消費理念正引領著產品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尋找低糖原料的過程中,使用天然甜味劑來生產低/無糖食品已成為全球食品行業(yè)的大方向。消費者對諸如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劑越來越不感冒。以阿斯巴甜為例,較之2011年,2016年全球范圍內添加阿斯巴甜甜味劑進行新產品開發(fā)的比例下降了10%,而天然甜味劑甜菊糖上漲了14%。

目前,羅漢果、甜菊糖等低卡路里、純天然的甜味劑正逐步走上主流市場。尤其是在解決了后苦味、澀味等不愉快的口感后,甜菊糖被廣泛應用在即飲茶、咖啡、果汁等品類中。甜菊糖是一種高倍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400倍、能量為0且純天然,在食品中使用甜菊糖可以大大降低蔗糖的添加量。資料顯示,2016年與2011年相比,食品品類使用甜菊糖的復合增長率為25.6%,飲料品類的復合增長率為34.6%,2016年在整個食品飲料行業(yè)中添加了高強度甜味劑的上市新品中,甜菊糖占比26%,足見其發(fā)展勢頭之迅猛。

與甜菊糖類似,羅漢果甜苷也是植物提取、零能量的純天然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且甜度持續(xù)時間也比蔗糖久。由于羅漢果是國家衛(wèi)計委公布的藥食兩用名貴中藥材,僅在中國生長和培育,是國家保護植物。根據(jù)國家質檢總局的公告,為實施原產地保護,我國立法規(guī)定不允許將羅漢果的種子及遺傳物質帶離中國,所以羅漢果無法在國外種植。再加上國內產量低、技術難度大,所以其成本要比甜菊糖高,同等甜度下,羅漢果成本高出甜菊3倍左右。種種因素導致羅漢果甜苷在全球天然甜味劑市場中所占的份額相對較少,遠不及甜菊糖。因此,羅漢果在食品飲料中的應用和推廣仍然存在一些阻力。

但從健康功效方面考慮,甜菊糖僅僅可以給食品飲料帶來甜度,羅漢果除了甜味以外,還具有藥用功效,且羅漢果甜苷清甜而無異味,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接近蔗糖味道的天然甜味劑。憑借更好的味道和水果來源,羅漢果將被越來越多應用在高端產品中,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Α?/span>


天然甜味劑復配

除了甜菊糖和羅漢果甜苷,L-阿拉伯糖在近幾年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L-阿拉伯糖提取自秸稈,不含熱量,由于其在小腸內抑制蔗糖的活性,并阻斷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從而進一步抑制蔗糖的吸收,是一種可以“降糖的糖”。將L-阿拉伯糖和蔗糖進行科學復配,可以在保留蔗糖原有口味口感同時,消除食用蔗糖所帶來的健康隱患。


遞進式減糖

不管是低糖、減糖還是無糖食品,消費者都有可能無法馬上接受口味上帶來的變化,如果直接上市一款“減糖70%”的產品,消費者可能會由于味道變化太大而出現(xiàn)抵觸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減糖”的引入需要一個過程,食品飲料生產商如何將這個過程變得容易被消費者接受顯得尤為重要。

法國一家連鎖超市抓住了這個需求和痛點,于2016年4月推出一套人性化的遞進式減糖酸奶系列。在保持相同成分的前提下,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將酸奶的減糖量從5%遞增到50%,同時在產品包裝字體的顏色上也相應的由深到淺,引導消費者逐步戒掉對高糖的依賴。當消費者食用第一份酸奶時,由于僅僅減糖5%,所以察覺不出有什么不同。當他們按照產品建議逐一食用到第6份酸奶時,由于消費者已經(jīng)慢慢習慣這款產品的風味和口感,所以可以完全接受減糖50%的口味了。


鏈接

《2016-2022年中國制糖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自1960年以來,全球的糖消費量以年復合增長率2.66%的速度平穩(wěn)增長。其中,中國糖消費量的占比不斷提升,由1960年的2.18%上升到2015年的10.23%。在中國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期,歐美國家則增速放緩,美國糖消費量的占比由1960年的21.74%下降到2015年的6.38%。中國由于人口體量大、經(jīng)濟增速快,糖品類消費持續(xù)增長。預計到2023年,中國糖消費量將達到2119萬噸。

(中糧營養(yǎng)健康研究院消費者與市場中心 榮怡)